第一批90后暮气沉沉

来源: 发布:2018年05月15日 作者: 人气:359

在2017年腾讯娱乐皮书中,毛不易逆袭了夏天大热的嘻哈王子们,也击败了薛之谦这样的传统流量大户,成为年度音乐之星。而就在10个月前,这位戴眼镜不太帅的小男生,还是杭州一家医院的实习护士。

男护士,罕见的工种。他的工作是给病人扎针,送血,急救,配药。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的他,在遇到音乐之前,原本的人生会在一个个值班查房的夜晚度过。长相有点丧有点路人的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音乐巨星。他学吉他还是上大学之后的事。

在《明日之子》13进11的比赛中,毛不易首唱了自己的原创歌曲《消愁》。他不知道这首和自己长相一样有点丧的作品反响如何。意外地,这首歌一夜之间拿下千万播放量,远远超过其他歌曲。各大KTV的点点播、翻唱软件、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热度居高不下。甚至可以说,这首《消愁》让一档并不突出的选秀节目有了自己的声音。

一个24岁的少年郎,如何唱出了暮气沉沉的《消愁》?这本不是一个应该说愁的年纪。“一杯敬朝阳 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乡 一杯敬远方”“一杯敬明天 一杯敬过往”,歌词中敬出的三杯酒,大概囊括了这个年纪可能遇到的愁态。这首歌能刷爆全网,追捧它的人恰恰是和毛不易一样年纪的少年们:少年而多愁,这正是一种气质,叫暮气。

也许是巧合?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互联网最广泛传播的社会流行语不是“正能量”,而是“佛系”。这个词汇的出处几不可考,却精确反映背后的世态人心。佛系的人生态度大概是这样的:

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第一生活方式自媒体平台新世相敏锐把握,把这个概念扩大并传播,推送了《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爆款文章。

佛系是不是和当初“屌丝”一样的自我调侃?还是丧文化的一种变异?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在2018年第一期的《中国图书评论》的卷首语评价说,佛系是一种新自恋主义,是新型妈宝。所谓佛系,即把人生所有的关注焦点只放在“此时此刻”。和老的自恋主义不同,这种自恋主义的特点就是不以享乐为旨归、不以情感为核心的自恋主义,是纯粹的“肉身存在即可”的自恋主义:万事何必去萦怀,反正有人会安排!

周教授希望年轻人们,为佛系生活态度和《消愁》打call的人们从“小我”中找到“大我”。很难说玩王者荣耀吃鸡看选秀八卦刷朋友圈的年轻的人们是否听得进去,甚至于这个“大我”具体指的是什么也很难定论。

不过,从这个理论出发,毛不易的作品似乎真有新自恋主义的特质,比如热度也很高的《像我这样的人》,在“像我这样优秀的人、聪明的人、迷茫的人、碌碌无为的人、庸俗的人、懦弱的人、不甘平凡的人”自我剖析后,最后的结尾是这样的:像我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会不会有人心疼。依然是渴望被关注、被关爱的心理特征。

人民日报是这样看待佛系的:人,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如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他们只看到迷失和淹没,看到不走心,看到是什么,并没有人关心为什么。在一直提供正能量的官方语态里,佛系太丧太反动。

劝人积极向上的教授和媒体话音未落,2018年第一款爆红的游戏出现了:它不来自网易,也不来自腾讯,不是农药也不是吃鸡,而是又慢又简单的《青蛙旅行》。

在青蛙很长时间是敏感词中国,这款由日本HIT-POINT研发的休闲小游戏,连续多日插入ios下载榜首位,大批中国用户用户涌入,惊呆了日本的开发者: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这只青蛙让中国人如痴如狂,更理解不了为什么好多用户ID都姓江。

日本是慢文化、慢生活、慢娱乐的集大成者,但日式文化在中国流行的更多是不慢的那类:动漫、卡通、热血高校等等。而《旅行青蛙》的走红,更像是佛系心态的另一种形态的爆发。

喜欢这只青蛙的人说,他们不用管自己蛙儿子升不升级、打不打怪、有没有排位,只需要给它提供一点四叶草,其他一切随缘。如果它云游四方还寄回来明信片,这心就没白操。如果还拥有了自己的朋友,简直热泪盈眶。

这其实是一种空巢老人的心态。然而,中国真正的空巢老人在微信只传播养生和祈福和假消息,玩《青蛙旅行》的是最有应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是自诩佛系青年的那些人。当他们在朋友圈一次次呼唤我的儿时,感觉至少有五十岁,手里有保温杯。

和中国的学者劝说向上不同,早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学界,也关注了这种少年老成、无欲无求的状态。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出版过一本专著叫《低欲望社会》,谈论他们遇到的当代日本年轻人:丧失物欲、成功欲、不愿意承担责任,包括不愿意生孩子。在日本,即使房贷利率低于2%,年轻人依然不希望通过努力去买一套房,或者组成家庭,生孩子,成家。系统性的消费衰退、人口红利消失,让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甚至衰退阶段。

在中国,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似乎看不出这类的迹象?但是在人口方面给出的数据却不乐观:一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此前专家预测,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最低应为2023万,实际出生人口比这个数字少了近300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面开放二孩以后的数据。在这新出生的1700万人中,首次出现二孩出生数占比超50%,超过一孩出生数。也就是说,出生人口的下降,并非因为适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不够,而主要是年轻夫妇不愿意生育一孩。简单说,85后、90后生孩子意愿非常之低。这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佐证,佛系、养青蛙、听《消愁》人群的内心世界。

在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一一》的结尾,刚上小学洋洋,小小年纪家庭里各种变故,最后对婆婆说,我觉得,我也老了。在华语电影最佳作品的情境中,没有观众会觉得这句独白是一种矫情。

而现在,大规模的群体在听《消愁》、谈佛系、玩《青蛙旅行》,我们也不应该用简单的少年矫情来概括它:这是一种低欲望的暮气。而群体的暮气、社会的暮气、来是自发且蔓延扩散的。

李志曾经曾唱“雾气穿过他年轻的脖子”。他是70后,他们那一代人的朝气是一夜之间跨掉的。而现在这一代人的朝气如何消磨,暮气从哪里产生,又如何生长?并没有逻辑、没有路径。

我们只看到,暮气就像锋利的刀,割破了年轻人的喉管,放出朝气的血。很多年轻人在不知所措的年代轰然倒下,再不起来。

正如毛不易在《消愁》中所唱:从不相信所谓山高水长/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天亮之后总是潦草离场/清醒的人最荒唐。